智慧的觉醒——安庆市专利申请报告
录入编辑:安徽文广 | 发布时间:2023-09-21
智慧的觉醒——安庆市专利申请报告
安庆市政府密集出台了《安庆市专利资助与奖励办法》、《安庆市科技奖励办法》、《安庆市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试行)》和《安庆市科技创新“一招鲜”方案》等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安庆市当年发明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千件大关,增幅居全省第一位,专利授权量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
一系列政策及数据的背后,昭示着全市专利研发从数量到质量的双跃增。从一个专利的研发,到区域科技力量的提升,再到一座城市创新能力的飞跃,专利数量是衡量创新力的重要指标,创新是经济增长和成功的基石,而以专利申请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是文化、工业、服务创新的基础,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根本与核心,“创新安庆”或将成为安庆的又一张活力名片。
智慧的觉醒 ——专利申请报告
从产生研发新产品的想法,到科研人员组成攻关小组进行研发试验,不断测试,不断修正,难免遭遇困难与失败,才换来一个新产品的诞生。每一本专利授权证书里,都饱含着科研人员长期不断的智慧、思考与艰辛。
一个专利的产生
“来看看我们的新产品,”李秀苗说话间,打开一桶油漆,记者却没有闻到如其他油漆一样的刺鼻味道。李秀苗告诉记者,这是公司新研发的水性汽车防腐漆,“申请的发明专利已经受理,我们对它通过审核,获得授权充满信心!”
李秀苗,安庆菱湖涂料有限公司总工、开发质监部部长,全程参与了水性汽车防腐漆的研发。传统涂料用石油产品调制,或多或少地含有二甲苯,挥发到空气中会对人的呼吸系统产生刺激,尤其是汽车企业喷漆生产线上的工人,受到的影响远远大于在室内受到的危害。于是,研发水性漆的想法在李秀苗等五位技术人员的脑海中生根发芽。李秀苗告诉记者,就目前掌握的技术,水性漆在硬度、附着力、光泽等方面已经达到与油性漆相同的技术水平,最大的技术难度在于水性漆在使用后难以在短时间内干燥,市场上较少的几款水性漆也存在着相同的问题。如何用清水代替石油成为新的调和剂、在水溶剂中加入颜料后如何保证颜料不与水发生反应成为摆在攻关小组面前的两个难题。经过近两年的试验与改进,品质与油性漆相同,且更环保、便捷,同时也免去油性漆运输危险的水性漆通过实际检测,宣告研制成功。
两年里,在水性漆半吨中试时,油漆曾胶化固着成一个整块,意味着研发过程中较大生产转化的失败。小试尚且稳定的油漆为何在中试时出现了问题,李秀苗和同事们找到了失败的症结:小试时采用的玻璃散热快,而在中试较大量的情况下,油漆就发生了聚合反应。于是科研小组采用不锈钢反应釜,加速散热,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一次失败造成经济损失万余元,总经理陈怀德却鼓励着技术人员:“创新哪能没有失败,我们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站起来!”
记者在市知识产权局了解到,安庆菱湖涂料有限公司申请发明专利15件,李秀苗作为总工对公司的创新能力怀揣着信心与憧憬:“我们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一直以来都比较强,由于前些年专利意识不足,科研人员忙于业务,科研产品直接投入到产业化运营中去,忽略了专利申请,公司也曾因此吃过侵权的亏。”水性汽车防腐漆只是全市科技企业专利研发、申请的一个缩影,在全市专利申请量猛增的背后,许多企业与科研人员都有着与菱湖涂料有限公司及李秀苗类似的经历与感受。
作为企业,技术就是立足之本,市场经济运行下产品的竞争,说到底是企业创新能力的竞争与较量。大桥经济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及奖励吸引企业入驻、人才汇集,一大批高端人才怀揣着自己的专利技术来到开发区,推动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片区域的创新
记者来到位于长江大桥经济开发区的安徽华晶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技术人员朱抗生、王刚等人刚刚结束了某项喷带试验,正整理着试验数据与图片,公司技术专利部部长何钟告诉记者:“今天是这个项目的第28次试验,我们在之前试验的基础上做出了调整,每一次试验结果的修正都让我们感到兴奋,离成功越来越近了!”记者从技术人员口中得知,历时半年多的喷带试验过程中,他们还发明了大排量全无油空气压缩机,能在不加注液体润滑油的情况下正常运转,可获得100%无油份的洁净压缩空气,“特别是食品和医药行业,需要大的空气压缩机,又不能因为润滑油影响卫生,我们这种空压机就解决了其他空气压缩机排量小或需要用润滑油的尴尬。”
在华晶机械总经理江文革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九本《实用型专利证书》。较之于实用型专利,发明专利的含金量更高,就在12月25日,公司申请的两项发明通过审查进入最后公示阶段,而2013年的7项专利申请中,也已经有两项进入实质审查阶段。江文革说:“作为企业,技术就是立足之本。产品研发、技术攻关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儿,随着版权意识的增强,申请专利就成了一种必然选择。同时,除却政府的政策奖励,公司内部也出台了相关奖励政策,得到发明专利授权将获得15000元奖励,实用型专利和外观型专利的授权将得到3000元奖励。”
在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实现千件大关突破之时,1—11月,大桥经济开发区的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量达到114件,增幅396个百分点。大桥经济开发区自7月设立以来,集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机械加工制造业等为一体,产业特色鲜明、功能配套完善,经过十一年的发展,已成为安庆的一个高新技术工业基地。“在这里,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创新不仅仅是喊口号,真金白银的支持让企业在产品研发方面有了想法能很快付诸实施。”在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无论是本土企业家还是外来投资商,不约而同发出这样的感慨。“开发区有优惠的政策及奖励吸引企业入驻、人才汇集,一大批高端人才怀揣着自己的专利技术来到开发区,创新奖励资金让企业的‘创意点子’有机会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产品。”大桥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洪志加说。
专利是创新城市的一个重要指标,技术(知识产权)是一座城市持续发展的支撑,“崇文尚德,务实创新”的安庆精神中就包含了“创新”二字,科技创新是文化、工业、服务创新的基础,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根本与核心。
一座城市的活力
申报实用新型专利8个,申报商标4个,获得软件著作权证书6项,这些数据属于一个6月成立于安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公司———安徽省绿巨人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安徽省绿巨人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成为了创业园里的“绿巨人”,然而在安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与“科技”、“创新”相关的事儿每天都在发生,刚刚过去的这一年,9家创业中心在孵企业项目就被列入安庆市重点科技项目。建于的安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及企业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着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掌握企业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基础解决办法和措施,帮助找准科技工作突破口和切入点,在开展“零距离服务企业行动”的同时,组织“科技专家团服务企业百日行动”,赴县(市)区、企业作专题培训,累计服务人次达1200余人。“专利申请的大幅提升得益于企业较强的创新能力、市政府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及科技局的宣传服务活动等多方面原因。我们需要从战略的角度来解读这些数字,它们反证了安庆这座城市的创新活力。目前我市已经出台了自主创新政策和科技奖励办法两大实施细则,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相信很快就能看到专利授权量大幅提升的可喜画面。”市科技局副局长王宏平说。
知识产权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申报专利的重要性:专利是创新城市的一个重要指标,技术(知识产权)是一座城市持续发展的支撑,倘若失去了知识产权保护,科研成果成为公共分享的事物,从企业说就失去了市场竞争力,从城市、国家说来,则失去了创新进取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经济增长和成功的基石,专利数量是衡量创新力的重要指标,但创新的意义远不止专利申请数量那么简单。高新尖人才的缺乏还是目前限制安庆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市政府、科技局正在努力搭建创新平台,进行产学研对接,面对难以引进高端人才的现状,转而‘引智’,将科技智慧、关键技术引进来,为我所用。”市科技局副局长王宏平向记者透露,“‘崇文尚德,务实创新’的安庆精神中就包含了‘创新’二字,科技创新是文化、工业、服务创新的基础,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根本与核心,‘创新安庆’或将成为安庆的又一张活力名片。”(摘自安庆日报)